最近由于疫情原因,不少地區學校都提前開啟寒假模式或者啟動線上教學。網課成為這學期的家常便飯,也逐漸成為時代趨勢。
然而,網課帶來的諸多問題也讓父母極為頭疼。其中,“孩子接觸電腦多了,悄悄打游戲。”是后臺爸爸媽媽們留言最多的問題,這個問題也突出體現在男孩子們身上,為什么會這樣呢?
為什么男孩更容易沉溺網絡世界呢?今天Chevady就來為大家詳細解答。
根據《親子天下》的調查,中小學生休閑最常做的活動,第一名就是上網,而且男生比女生宅,初中男生比小學男生還宅。六成以上的男孩,花在上網、看電視的時間多于運動時間。
為什么男孩越來越宅?沉溺在網絡世界,甚至成癮?
醫生解釋,對于網絡成癮的研究發現,在現實生活中沒有成就感或學業成績低落的男孩,較易網絡成癮。醫生也指出,這些在學習上缺乏動力的男孩,可以在電玩游戲中找到一種主控感,可以因此幾天不睡覺。
網絡世界的聲光、影像效果強烈,再加上文字不多、不需要太多人際溝通,使得影像能力強、文字及口語能力弱的男孩,更被吸引。一旦習慣這樣的聲光效果,上課就很難吸引他們。某種程度上,網絡世界抓住男孩心理弱點。男生面對壓力的反應,傾向戰逃反應。缺乏機會到真實世界冒險競爭的男孩,躲藏在網絡世界,就成為一種安全又刺激的生存方式。
電玩游戲業者發現,男孩喜歡的電玩游戲有幾個特質:游戲的所有「社會」層面被移除、大多數「語言」和「情感」層面被移除,嚴重的背離了「現實」世界。男孩喜歡在電玩游戲中看到:征服、競爭、破壞、空間謎題、嘗試和失敗。對于男孩心理最關心的,恐怕就是這些電玩游戲業者,他們不斷投其所好,卻可能將男孩拉離真實世界越來越遠。
面對容易沉溺網絡世界的男孩,家長和老師可以從哪些方面應對呢?
(1)紀律與平衡
要減少網絡的負面影響,薩克斯醫師認為,關鍵在平衡。玩電玩的時間要有節制,適可而止;不要超過做功課或跟朋友玩的時間。另外要確定優先級:家庭第一、功課第二、朋友第三、電玩游戲最后;而且不玩反社會的暴力游戲。
從小培養男孩多元的興趣、活動、專長,常帶孩子從事戶外活動,提供真實動手做的體驗,都有助于男孩面對真實世界的自信與能力。
(2)多一些任務解決型的上課方式
有老師發現,現在孩子玩在線游戲的鐵則就是:「有任務、有關卡、有一份地圖、有一份寶物和戰斗值」。如果老師在教學上遵循這套邏輯,孩子很容易進入狀況。他們認為,課程要多一些任務解決的方式,而不是直接講解,這樣更可以引起男孩的學習動力。